9月16日,工信部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增加。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190多家企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个地级行政区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网点。同时,培育了45家梯级和循环利用骨干企业,探索出“梯级电池出租出售”、“废物换原料”等一批新型商业模式。回收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备受市场关注。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扩大,动力电池回收概念股变得火热。背后的投资逻辑是每年数百亿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随着金属资源价格的上涨和报废动力电池的增多,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正在加快。
据天风证券预测,中性预期下,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总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8.4亿元。乐观形势下,2030年“动力电池级联+回收”总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48.9亿元。
谈及下一步工作,黄立斌介绍,工信部将落实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着力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大监管约束力度,强化电池流向管理,压实各方主体责任。二是加大退役电池柔性拆解、高效回收等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做好标准宣传贯彻工作,强化标准引领和支撑。三是总结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工作,选择推广一批动力电池回收成熟经验和典型项目,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引导各方高质量推进回收体系建设。四是继续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化管理,实行“进得来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培育壮大梯队和回收骨干企业,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从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从电池生产企业到终端使用企业,涉及的东西很多。如果综合衡量回收效果和环保措施,也具有较高的门槛,渠道和技术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赵晓勇表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渠道能力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退役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将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加强政策端的电池流量管理,对于正规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拥有较高的综合回收率,建立完整的循环生产体系,是企业软实力的表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