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自2025年3月1日起,相关认证机构开始受理认证委托;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此次纳入CCC认证目录的产品包括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固定充电桩、移动式充电设施和随车充电设备。
据介绍,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现有充电桩1188万个,其中,公共桩339万个,私人桩849万个。充电基础设施已成为服务百姓出行需求的重要补能设施,未来几年,伴随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但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也面临设备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标准不统一、运营服务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数量达51.2万家,大多数为近两年新增的中小企业,其中不乏对充电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对充电系统整体性要求认识不足、对充电技术和标准把握不准的情况,加上行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产品存在以次充好、降低安全要求、减少功能设置等情况。
据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具有电压高、电流大、工作时间长、安装使用环境复杂等特点,一旦企业对相关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理解执行不到位,就可能生产出问题产品。
此次电动汽车供电设备CCC认证工作依据近期新修订发布的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即GB 39752《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GB 4426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防触电、短路保护、耐火耐燃等关键安全指标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对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开展持续检查,切实严把产品发证关和准入关。
考虑到目前行业中80%以上为小微企业,为了给调整工艺设计、消化库存产品、申请CCC认证等各环节留足时间,此次设置了1年5个月的过渡期。同时,在确保认证质量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积极采信企业已有国际认证等检测认证结果,降低企业认证成本、缩短认证时间。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在电动汽车整车、电动摩托车整车、电动自行车整车等领域实施CCC认证,并取得3项成效。一是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高风险产品是否能够持续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将进入市场的产品安全危害降至最低。二是在促进行业质量提升方面,CCC认证对生产企业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出厂检验设备、关键材料和元器件控制等重点环节进行考核评价,促进企业、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三是在引导群众放心消费方面,通过认证的产品,会在本体或外包装等显著位置加施CCC标志,消费者可据此放心选择和使用。
CCC认证制度是我国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行做法,按照市场化、国际化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CCC认证已覆盖包括家用电器、电子设备、汽车、玩具等在内的17类106种产品。
据了解,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凸显CCC认证保安全底线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构建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群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