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炉钢水倾泻而出到第一台国产机器人惊艳问世;从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翱翔蓝天到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劈波斩浪……上千个中国工业第一在辽宁诞生。
9月6日,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发展成果交流活动现场,“1000个第一”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辽宁制造实现了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的历史跨越。
再看今朝,企业现场展示的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标志着辽宁“智”造乘势启新篇。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具身智能无疑是本次成果交流活动的焦点。通俗来讲,具身智能就是“人工智能+物理身体”的结合。比如,当你问传统AI“如何装配一辆汽车”,它会给你列出详细步骤,但它自己却一步也动不了,因为它不存在于物理世界。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则可以在物理世界工作,它有自主思考能力、独立决策能力、自己动手能力,“眼睛”能看到零件在哪,“手”能完成组装动作,“脑子”里会思考如何优化流程,最终自主完成整车装配。
这个自主过程,由辽河实验室研发的“工业具身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为确保具身智能机器人思考和决策的准确性,目前系统仍处于调试训练阶段。上线应用后,将会给生产制造带来巨大变化。”辽河实验室负责人兰大鹏介绍。
从“制造”迈向“智造”,既能优化企业产品生产端,也能强化设备检测关。科大讯飞带来的“3D测量工业内窥镜”,凭借自研的AI芯片,能够清晰呈现工业设备、管道、机械零件的内部结构,并快速完成3D建模和测量,帮助检测人员直观、快速、全面地掌握设备情况。“目前,该产品已广泛用于航空、电力等多个关键工业领域。此次参展,希望能进一步打响产品知名度,服务更多辽宁及各地企业。”科大讯飞工业智能品牌总监李艳说。
工业互联网,并不是大型企业的专属赛道,中小企业也可以勇立潮头。长期以来,大型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实践中,更多地担起了“先行者”的角色。然而,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时代的变革,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的“睿工单”和“轻量化MES系统”就是专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设计的解决方案。“‘睿工单’定位‘小快轻准’,以简单操作、快速落地为核心特性,覆盖工单发起、派单、处理、归档全流程,支持生产派工、设备维修、售后响应等各类场景,为中小企业数字化协作提供低门槛方案。”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轻量化MES系统”则聚焦生产核心场景,覆盖生产报工、物料追溯、质量巡检、设备状态监控等关键模块,无须复杂定制即可快速上线,低成本加速企业信息化管理转型与数字化进程。
从活动现场的思想碰撞,到企业车间的转型实践,辽宁工业企业正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勇做数字蓝海的“弄潮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