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r
滚动:
中国金融资讯网 > 快讯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行走的课堂“普”写乡村振兴青春答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行走的课堂“普”写乡村振兴青春答卷
日期:2025-08-11 17:54 作者:苏婉蓉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9522   

7月至8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启动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语言服务队“语润柞水”和“‘普’写振兴?文苑清风”两支推普志愿小分队成功入选重点团队。

团队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盛蔷,江苏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文学院副院长初清华教授和学院团委书记张潇潇担任指导教师,成员涵盖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翻译等专业学生。6月至7月初,团队完成定点分组、方案制定、物资筹备、问卷设计及培训等准备工作,近期分赴陕西省柞水县、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以“红色文化+语言赋能”为特色,开展推普教学、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

“普”写振兴?文苑清风团队走进参观昂拉千户府,将方言版《昂拉千户抗日史诗》改编为普通话情景剧,村民与学子同台演绎;在德吉村,队员与孩子们共同诵读古诗,在朗朗童声中见证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在德乾村,与西部计划援青志愿者等开展联谊;在牛滩社区,队员带领当地孩子们制作香囊、漆扇,深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团队参观昂拉千户府

为精准掌握尖扎县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队员们兵分多路,深入县乡街道、村庄、商业店铺,以“线下访谈+线上问卷”的方式逐户调研,收集问卷数百份。在措周乡石乃亥村,队员们与老人闲话家常、共话变迁,记录下乡村语言生态的鲜活样本;在德吉村,当地干部详细介绍易地搬迁后守护文化根脉与发展特色产业的振兴实践,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扎实的调研数据,为后续推普工作锚定了方向。

结课之际,推普团队在尖扎县滨河社区创新推出“推普+红色教育”思政课,将昂拉千户府的历史融入红色情景剧,带领小学员们排演。通过沉浸式课堂帮助孩子们纠正发音、训练表达,既提升了语言能力,又厚植了爱国情怀。

“语润柞水”团队在柞水县文化馆,聆听非遗传承人叶正印讲述渔鼓韵律,并用规范普通话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口述史。孝义文化体验园里,团队编写的普通话互动脚本,让游客在光影中触摸秦岭深处的清廉风骨。“小小导游”实训中,队员们化身示范者,用清晰流畅的普通话讲解孝义故事的精髓。

柞水中学的“方言挑战赛”上笑声不断,柞水县第三小学的“汉字课堂”弥漫着文化馨香。

柞水中学

柞水县第三小学

十天实践中,柞水县迎春广场、乾佑河河道两岸纳凉的人群中,总有队员们的身影。他们直面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中的语言沟通难题,倾听他们对普通话的最朴素的渴望——从日常交流顺畅到求职就医的便利。四万文字记录着乡野的语言脉动,729份问卷丈量着需求的真实温度——这些实践成果正成为持续推普的“指南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